什么是心理健康?
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,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。主要包括以下特征∶智力正常;情绪稳定、心情愉快;自我意识良好;思维与行为协调统一;人际关系融洽;适应能力良好。
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?
①有适度的安全感,有自尊心,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。
②适度地自我批评,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。
③在日常生活中,具有适度的主动性,不为环境所左右。
④理智,现实,客观,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;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,无过度的幻想。
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,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。
⑥有自知之明,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,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。
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,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,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。
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。
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,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。
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?
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这些因素间是交互作用的,主要有∶①遗传因素;②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;③脑外伤或其他因素;④生活环境因素;⑤文化教育因素;等等。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。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,能保持自己的个性,有个人独立的意见,有判断是非的标准
"心理正常"与"心理异常"如何区分?
主要依据3个方面∶
①主客观世界是否统一。如∶对面明明没有人,却声称自己看到有个人走过来并坚信看到了,这是幻觉;认为有人要害自己总是有人跟踪自己,并深信不疑,这是妄想。这些反应都没有事实依据,不被人理解,多见于精神分裂症。
②心理活动(主要是认知、情绪和行为)是否协调。表现在内心体验是否与环境一致。如∶该笑的场合大哭,该哭的场合却笑,这就是反常、病态。
③人格是否稳定。如果一个成年人突然出现性情大变,如∶以前开朗健谈,突然沉默寡言、闭门不出,判若两人,这就是反常,如抑郁症。
心理健康概念的范围很广,它包含了几大方面?
第一是要有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,要能够体会到幸福感;
第二是自我感觉比较良好,有愉悦感;
第三是体现在人际交往上,人际关系要是和谐的;
第四就是社会功能良好,即能够很好地工作、生活和学习。
总之, 心理健康是不容忽视的,它为我们亮起了警告信号,作为心理委员有责任挑起这付担子,不能仅仅把工作停留在了解问题,而是要着手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,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实际的意义。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,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,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、茁壮成长。
文稿: 梁鑫瑜
拍摄:韩梦阳
编辑:靖奕杰
校对:孙思雨
审核:国际交通学院 王苗苗
终审:国际交通学院 顾天胜